比你想像更危險!這些族群都是靜脈栓塞高風險族
血栓危機無所不在
你可能不知道,每天在辦公室坐8小時的OL、整天站櫃台的服務員,甚至是愛熬夜打手遊的年輕人,都可能是「深層靜脈栓塞」的候選人!三總心臟血管外科醫師李中毅指出,關鍵在於「超過2小時不活動」就會讓血液流速變慢,不論坐著辦公或站著工作都一樣危險。
統計數據更嚇人:根據台灣健保資料,發生靜脈栓塞後一個月內死亡率逼近9%,這比許多慢性病急性發作還致命!台大醫院吳造中教授更補充,血栓流到肺部造成的肺栓塞,死亡率直接衝到12.9%,比歐洲交通事故死亡總和還高。
靜脈曲張vs靜脈栓塞 差在哪?
很多人搞不清楚這兩者的差別:
- 靜脈曲張:看得到摸得著,多長在皮膚表層像蚯蚓狀
- 靜脈栓塞:藏在肌肉深處,外表完全看不出來 兩者雖然都和血液回流不順有關,但處理方式大不同!醫師特別提醒:靜脈曲張可以開刀處理,但如果是深層栓塞引起,亂開刀反而更危險。
血栓警訊要會看
當出現這些症狀就要警覺:
- 單側小腿莫名腫脹疼痛(尤其按壓更痛)
- 腿部皮膚發紅發熱
- 走路時有拉扯感
- 突然呼吸困難(可能是肺栓塞)
超實用預防5招
- 每小時動一動:設定手機鬧鐘提醒,辦公室做「踮腳尖→腳跟抬起」循環
- 按摩有技巧:從腳踝往心臟方向輕推,洗澡時用溫水沖小腿
- 水分要喝夠:每天至少8杯水,夏天流汗多要喝到10杯
- 睡覺墊高有學問:用兩個枕頭把腳墊高15公分最剛好
- 穿對襪子:醫療級彈性襪白天穿,睡覺時要脫掉
長輩特別注意
銀髮族因血液循環差風險更高,建議:
- 看電視時做腳趾抓毛巾運動
- 泡腳水溫不超過40度
- 多吃深綠色蔬菜補充維生素K
迷思破解
Q:年輕人不會有靜脈栓塞? A:錯!近年30歲以下病例增加,最年輕甚至出現20歲患者
Q:吃保健食品可預防? A:魚油、納豆激酶等只能輔助,關鍵還是要多活動
Q:抽菸有影響嗎? A:香菸會讓血管收縮,老菸槍風險比一般人高3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