👵👴 阿公阿嬤吃飯學問大!四大重點報你知
健康呷百二/營養小教室
常聽人說「吃得好不如吃得巧」,這句話用在咱台灣的銀髮族身上特別有道理!隨著年紀增長,身體代謝變慢,牙口也可能沒那麼利索,到底要怎樣吃才能補足營養又吃得舒服?跟著專業營養師的建議,把握這四個關鍵就對了!
🥗 重點一:「彩色飯桌」營養最均衡
- 每天吃齊5色食物:把餐盤當調色盤,白飯配紅燒肉(紅)、炒高麗菜(白)、滷蛋(黃)、燙地瓜葉(綠)、再加碗紫菜湯(黑),這樣自然攝取到不同營養素
- 少量多樣化:與其逼長輩吃一大碗公,不如準備小格餐盒,每格放不同菜色,像自助餐那樣自由搭配
- 台味食材推薦:地瓜葉、虱目魚、豆腐、香蕉這些台灣在地好食材,便宜又營養
🍚 重點二:「五分飽」的智慧
- 手掌測量法:主食量約1個拳頭大,蛋白質掌心大小,蔬菜要雙手捧起的量
- 台式點心推薦:下午嘴饞可以吃溫熱的紅豆湯、蒸地瓜或無糖豆花,比吃餅乾更健康
- 特殊狀況:糖尿病長輩要隨身帶無糖蘇打餅,血糖低時吃1-2片
🛌 重點三:吃飯前後這樣休息
- 午覺小技巧:吃完午飯先散步10分鐘再睡,用U型枕墊著脖子,避免趴睡壓迫胃部
- 晚餐時間調整:最晚7點前吃完,消化不好的可以改吃五穀粥代替白飯
- 助眠小撇步:睡前2小時喝溫熱的鮮奶或桂圓茶,幫助放鬆又好入眠
😋 重點四:「左右開弓」咬出健康
- 牙口訓練:每天早餐吃一小把堅果或芭樂切片,鍛鍊咀嚼力
- 兩邊輪流咬:像數拍子一樣左咬10下、右咬10下,預防臉部肌肉歪斜
- 台灣好食材:滷控肉要燉到筷子能穿透、炒芥菜先川燙去苦味,讓長輩更好入口
💡 營養師小提醒
如果家裡長輩有裝假牙,記得每餐後要用專用牙刷清潔,定期回診調整。夏天可以自製鳳梨苦瓜雞湯、冬瓜薏仁湯這些台味湯品,既能補充水分又開胃!
資料來源:
《銀髮寶貝營養指南》台灣營養學會出版
行政院衛福部高齡飲食建議手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