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連走路變慢都要警覺!每天10分鐘「捲腹降階版」守住肌肉量

走路速度暗藏肌肉危機

大家可能都聽過「肌少症」,但你知道連走路變慢都是警訊嗎?最近醫學界發現,從「正常肌力」到「肌少症」中間有個關鍵過渡期──「力弱症」。這個階段最明顯的特徵是:

  • 走路速度每秒減少1公尺
  • 爬樓梯開始需要扶扶手
  • 從椅子起身變得費力
  • 提重物容易手抖

▍為什麼要特別注意「力弱症」?

根據國衛院最新調查,超過6成50歲以上族群會從正常肌力退化到力弱症。更驚人的是,這些人中每10位就有1位會在3年內惡化成真正的肌少症!

自我檢測3步驟

在家就能做的簡易檢測法:

  1. 椅子站立測試:雙手交叉抱胸,30秒內能完成幾次「坐下→站起」動作?

    • 50-59歲:低於12次要注意
    • 60-69歲:低於10次有風險
    • 70歲以上:低於8次需就醫
  2. 小腿圍測量:用雙手拇指食指圈住小腿最粗處

    • 空隙明顯:可能有肌肉流失
    • 剛好貼合:肌肉量正常
  3. 日常觀察

    • 瓶蓋越來越難轉開
    • 購物袋提不久
    • 毛巾擰不乾

物理治療師推薦「捲下運動」

日本運動醫學專家開發的「降階版」腹肌訓練,特別適合:

  • 辦公室久坐族
  • 關節退化長輩
  • 健身初學者

▍完整教學分解

準備動作

  1. 坐瑜伽墊雙膝夾枕頭(幫助核心穩定)
  2. 手掌貼大腿根部
  3. 收下巴保持頸椎中立

操作要領

  • 吸氣時慢慢向後傾斜(感覺腹部緊繃就停)
  • 吐氣分3段式回正(尾椎→腰椎→胸椎逐節抬起)
  • 全程保持「骨盆後傾」狀態

進階變化

  • 雙手抱後腦勺增加力矩
  • 單腳離地挑戰平衡
  • 傾斜時左右扭轉腰部

▍常見錯誤提醒

❌ 脖子前伸像「龜頸」→ 用毛巾墊在下巴 ❌ 腰部出現空隙 → 先練習骨盆前後傾控制 ❌ 憋氣完成動作 → 配合呼吸「吐氣下、吸氣上」

營養師加碼關鍵飲食

要留住肌肉光運動不夠,營養師建議每日攝取:

  • 優質蛋白質:每餐掌心大小份量
  • 維生素D:日曬15分鐘或吃香菇、鮭魚
  • 抗氧化食物:深綠色蔬菜+柑橘類組合

特別提醒40歲後要減少「空熱量食物」,像是手搖飲、精緻糕點,這些會加速肌肉分解!

日常保養小技巧

  • 看電視時做「腳跟抬起」訓練小腿
  • 刷牙時練習「靠牆深蹲」
  • 通勤提早下車快走5分鐘
  • 買菜改用「雙手提籃」平衡訓練

最後要提醒大家,如果發現自己「走路被超車次數變多」、「需要撐扶手才能站起來」,別以為是正常老化!建議到復健科或家醫科做專業肌力評估,把握黃金逆轉期!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