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基隆前議員游祥耀食道癌病逝!這「4類人」風險最高 喉嚨卡卡、吞嚥困難別輕忽

游祥耀議員抗癌故事:從街頭鬥士到生命鬥士

基隆政壇傳出令人惋惜的消息!連任五屆的資深議員游祥耀,13日深夜因食道癌病逝,享壽71歲。這位被稱為「正義武士」的政治人物,從黨外時期就站在民主運動最前線,就連確診癌症後仍維持每天2萬步的運動習慣,最後仍不敵癌細胞擴散。

抗癌過程全紀錄

  • 2022年確診:發現時已屬中晚期,立即接受手術治療
  • 積極復健期:術後堅持每日健走,最長曾連續步行4小時
  • 病情反覆:2023年出現肺積水症狀,癌細胞擴散至淋巴系統
  • 最後時光:家人透露「他走得很安詳」,臉書湧入上千則悼念留言

議員女兒游本明在臉書感性發文:「爸爸只是換成另一種形式陪伴我們。」立委蔡適應更形容他是「基隆政壇的俠客」,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。


🚨食道癌4大高危險群(完整解析)

1. 男性風險高3倍!

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,台灣男性食道癌發生率是女性3.2倍。醫師分析關鍵原因:

  • 抽菸喝酒比例高
  • 工作應酬文化影響
  • 普遍較少定期健檢

2. 三害纏身最危險

「香菸+檳榔+酒精」組合會讓風險暴增50倍!這三種刺激物會:

  • 直接灼傷食道黏膜
  • 破壞細胞修復機制
  • 產生亞硝胺致癌物

3. 胃酸逆流族注意

長期火燒心不是小事!胃酸逆流會:

  • 腐蝕食道形成「巴瑞特食道」
  • 導致細胞變性癌化
  • 夜間平躺時症狀加劇

4. 飲食習慣太傷身

這些日常行為正在傷害你:

  • 愛喝65℃以上熱飲(手搖飲現泡直接喝)
  • 常吃醃漬類食物(豆腐乳、醬菜配粥)
  • 快速進食不咀嚼(便當5分鐘吃完)

身體發出這些警訊要注意!

食道癌被稱為「沉默殺手」不是沒原因!早期幾乎沒症狀,等發現時多已晚期。台大醫院腸胃科醫師整理「危險徵兆對照表」:

症狀階段 具體表現
初期警訊 吞乾飯時偶爾卡卡、喝熱湯喉嚨刺痛
中期變化 只能吃軟質食物、莫名體重減輕
晚期徵兆 連喝水都困難、聲音沙啞超過2週

特別提醒「3個容易被誤會的症狀」:

  1. 長期慢性咳嗽:常被當成感冒治療
  2. 胸口灼熱感:與心臟疾病症狀相似
  3. 唾液變多:身體為潤滑食道的自然反應

最新治療方式與存活率分析

不同期別治療選擇

  • 早期(0-1期):內視鏡黏膜切除術(5年存活率達80%)
  • 中期(2-3期):手術+放化療(需重建人工食道)
  • 晚期(4期):免疫療法+安寧照護(以維持生活品質為主)

治療過程真實狀況

  • 術後至少需插鼻胃管2個月
  • 可能失去味覺長達半年
  • 食道重建後每餐只能吃1/3碗

預防關鍵5要點

  1. 戒除香菸檳榔
  2. 飲料放涼到60℃以下
  3. 逆流患者睡前3小時禁食
  4. 每年做胃鏡檢查
  5. 多吃十字花科蔬菜

醫師給台灣人的健康提醒

高雄長庚醫院腫瘤科主任特別呼籲:「食道癌年輕化趨勢明顯,最近收治最年輕病例僅38歲!」建議有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:

  • 吞嚥不順持續2週
  • 非感冒引起的夜間咳嗽
  • 半年內體重減輕超過5%

最後要提醒大家,食道癌雖然兇險,但若能早期發現,治癒率其實相當高。定期健檢、注意飲食細節,才是遠離癌症的根本之道!

分類:生活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