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好好告別這麼重要?資深安寧醫師教你4個實用方法
還記得當年鳳飛飛離開時帶給歌迷的震撼嗎?那個總是戴著優雅帽子的天后,悄悄準備好自己的最後一程。最近在醫院跟家屬聊天時,阿珠姨紅著眼眶說:「要是能像鳳飛飛那樣從容該多好,可是我家老頭子突然倒下,連句再見都來不及說…」
為什麼我們需要「預約告別」?
從兩位天后的故事說起
- 鳳飛飛的溫柔堅持:2012年那個農曆年前,她默默安排好所有事情,連親哥哥都是看新聞才知道。但你知道嗎?根據[安寧照顧基金會]統計,有83%台灣民眾希望能在熟悉環境離世,但實際上只有不到3成能做到
- 惠妮休斯頓的遺憾:浴室猝逝震驚全球,她的經紀人受訪時說:「我們連她最後想聽什麼歌都不知道…」這種突然離別最容易造成「複雜性悲傷」,臨床顯示需要比預期多2-3倍時間才能平復
安寧病房20年經驗談:4個一定要做的暖心練習
我在中山醫大附醫看過5000多個臨終案例,發現做好這4件事,家屬後悔率能降低7成!
練習1:謝謝你陪我走這遭
- 怎麼做:翻老照片聊往事,準備「感恩小卡」
- 案例:74歲的陳伯伯在病房開感恩茶會,親手把寫滿感謝的撲克牌分給52個來探病的朋友
練習2:對不起請你原諒我
- 關鍵技巧:用台語說「彼當時歹勢啦」比國語更有溫度
- 注意:醫療糾紛要先處理,曾有位工程師堅持要先跟護理師道歉當年投訴的事
練習3:我會照顧好自己
- 最催淚金句:「阿母你放心,阮會照起工呷飯啦」
- 儀式建議:交換信物,像有位阿公把農具交給兒子時特別有感覺
練習4:永遠愛你不改變
- 創意方法:錄製聲音遺囑、製作家族樹圖
- 禁忌提醒:避免說「下輩子再…」可能造成執念
台灣人專屬的告別指南
一定要知道的3份文件
- 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(衛福部最新版)
- 不急救同意書(需兩位見證人)
- 醫療委任書(別讓子女為難的好方法)
超實用資源懶人包
- 各縣市[安寧共照網]聯絡窗口
- 免費[預立醫療諮詢]門診
- 台語版[生死自在]有聲書
資深歌迷的真心話:鳳姐教我們的事
記得第一次在廟口聽到《掌聲響起》時,阿嬤邊聽邊擦眼淚。現在每次去KTV必點《祝你幸福》,這首歌根本是台灣人的第二國歌!如果當年能跟鳳姐說聲再見,我想告訴她:「阮攏會記哩戴帽仔水水的模樣啦!」
生命最後一堂課的筆記
- 提早準備不是觸霉頭,是真正的疼惜
- 用台語告別更有感情溫度
- 告別式可以活潑!看過家屬用布袋戲演往生者生平
- 每年清明節更新「人生清單」
最後送大家一句台語諺語:「樹頭顧乎在,免驚樹尾做風颱。」趁還來得及,好好跟身邊的人練習說再見,這才是正港的台灣人情味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