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囊腎是什麼?年輕上班族健檢才發現
35歲陳先生最近參加公司健檢,驗尿時發現「尿裡有血」嚇壞了!到新竹台大分院做腎臟超音波檢查,發現兩邊腎臟「長滿大大小小的水泡」,確診遺傳性多囊腎。醫師特別提醒,這種病會隨著年紀惡化,嚴重可能洗腎,但掌握4大關鍵就能有效延緩!
多囊腎3大特徵
- 家族遺傳:父母有一方患病,子女50%機率遺傳
- 水泡增生:腎臟會像氣球一樣不斷長出囊腫
- 中年發病:30-40歲後開始出現腰痛、血尿等症狀
台大腎臟科權威張醫師強調:「現在年輕人健檢普及,很多是照超音波意外發現,建議確診後要帶家人檢查!」
守住腎功能!醫師4大黃金守則
① 血壓控制比吃藥更重要
- 目標值:130/80 mmHg以下
- 控壓技巧:每天固定時間量血壓、少吃醃漬品
- 必要時服用血管張力素藥物,既能降壓又護腎
② 喝水學問大有門道
- 腎功能正常:每天喝2000c.c.白開水
- 排尿變少/水腫:要諮詢醫師調整水量
- 小提醒:避免用茶/咖啡代替白開水
③ 飲食三少三多原則
少碰食物 | 多吃食材 |
---|---|
香腸臘肉 | 新鮮魚肉 |
泡麵罐頭 | 當季蔬菜 |
滷味湯汁 | 低脂牛奶 |
※ 蛋白質攝取要根據腎功能分期調整,建議找營養師規劃菜單
④ 新型藥物阻斷水泡生長
托伐普坦(Tolvaptan)適用對象:
- 18-50歲患者
- 腎功能3期且快速惡化
- 需符合eGFR年降幅≧5ml/min
用藥注意:每天要喝足水、定期驗肝指數,可能會有頻尿副作用
日常保養5要訣
- 運動選擇:游泳、騎飛輪比跑步更不傷腎
- 腰痛處理:熱敷15分鐘可緩解,勿亂吃止痛藥
- 感染預防:每年打流感疫苗,有血尿立即就醫
- 體重管理:BMI維持18.5-24,減輕腎臟負擔
- 定期追蹤:每3個月驗尿、半年做超音波
張醫師特別提醒:「多囊腎雖然無法治癒,但從年輕開始控制,能延後10-15年洗腎時間。最近有位患者配合治療,60歲了腎功能還保持在40%!」
最後附上對照圖表(示意):
左側多囊腎:佈滿葡萄串狀囊腫
右側正常腎:表面平滑呈蠶豆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