🤕 肩膀痛到懷疑人生?先搞懂「活動度最大」的肩關節構造
骨科醫師洪煒竣用超白話解釋:「我們的肩膀能360度轉來轉去,全靠四條像橡皮筋的旋轉肌腱黏在骨頭上!」這些肌腱每天要幫你完成:
- 👕 穿脫衣服時手臂高舉
- 🛁 洗澡抓背的扭轉動作
- 📦 搬重物時的穩定支撐
但這些肌腱超怕三件事: 1️⃣ 過度使用:老師寫黑板、媽媽曬衣服、搬家工人扛重物 2️⃣ 年紀到了:50歲後肌腱就像用久的橡皮筋容易脆化 3️⃣ 意外撞擊:車禍跌倒瞬間拉扯最危險
🌙 半夜痛醒別輕忽!3種常見肩膀問題這樣分
🚨 旋轉肌腱損傷特徵
- 自己抬手痛到爆,別人幫你舉也痛
- 睡覺壓到患側立刻痛醒
- 超過2週沒好轉就要警覺
🤸 拉傷/挫傷判斷法
- 有跌倒或撞傷的「明確事件」
- 按壓特定點會劇痛
- 通常2週內逐漸恢復
👐 五十肩關鍵差異
- 別人幫你舉手會在「固定角度卡住」
- 早上起床最僵硬
- 主動被動都受限
🏥 治療方式怎麼選?醫師親揭決策關鍵
💊 保守治療適用情況
條件 | 治療方式 |
---|---|
輕微發炎 | 吃消炎藥+復健 |
小破損 | PRP注射+增生療法 |
不想開刀 | 搭配肩關節護具 |
洪醫師特別提醒:「就算選擇保守治療,每週都要記錄抬手角度,如果三個月沒進步,可能要考慮手術!」
🔪 手術兩大選擇比一比(表格整理)
傳統開放式手術
- ✂️ 傷口5-7公分看得見肌腱
- ❗ 需切開三角肌,術後肌肉力量掉30%
- 💸 健保給付為主,自費約數千元
肩關節鏡微創手術
- 🔍 4個0.5cm小洞深入檢查
- 🩹 可同時處理骨刺/關節唇損傷
- 💰 自費錨釘2-3萬,但恢復期快1個月
⚠️ 醫師真心話:「除非嚴重外傷,現在90%案例都優先選關節鏡,傷口小又能徹底檢查關節內部!」
❗ 術後復健黃金時間表(必存清單)
階段 | 時間 | 重點 |
---|---|---|
固定期 | 0-4週 | 絕對禁止抬手,用吊帶保護 |
被動活動 | 5-8週 | 由治療師協助輕度伸展 |
肌力訓練 | 9-12週 | 彈力帶輕度阻力練習 |
功能恢復 | 3-6月 | 逐步恢復日常工作 |
洪醫師分享血淚案例:「曾有病患術後2週偷抱孫子,結果肌腱又斷裂!至少要忍過前兩個月啊~」
💡 預防惡化三招學起來
- 避免「手肘高過肩膀」的動作超過10分鐘
- 搬重物改用「推車」代替手提
- 睡覺時在痛側墊枕頭減少壓力
最後醫師呼籲:「肩膀痛超過兩週別再拖!早檢查才能保住肌腱功能,拖到萎縮就真的來不及了!」